北方法学编辑部

本站首页|刊物介绍|投稿指南|征订服务|期刊目录|最新目录|编辑部信息|学界动态|本刊动态|编读往来|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最新目录>>正文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缪因知
2018-07-11 16:44  

摘要:非法定信息披露主体在非法定披露渠道编造或传播证券虚假信息所能引发的后果,应当与法定披露主体在法定披露渠道作出的虚假陈述所能引发的后果相区别。投资者只应对法定披露信息产生合理信赖。我国《证券法》规定的积极和消极披露义务主体均为对市场有影响力的特定人,但证监会在规则制定和执法中将之进行扩张解释,值得检讨。对虚假信息责任的追究,应在主体上坚持有市场影响力的特殊主体标准,同时在客体上坚持事实性信息虚假且具有重大性的标准。这样方符合《证券法》的本意,也与对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虚假陈述责任制度相匹配。否则意味着推定投资者对普通主体随意作出的不实言论也能产生合理信赖,这有碍于证券信息规制的正面建设。对证券虚假信息的治理,不应依靠公法责任的强化,而应依靠社会化的综合治理,包括加强投资者教育,凸显法定信息披露渠道的权威性等。

关闭窗口
· •理论法前沿•
· 求解当代中国法学发展的“戴逸...
· 面向证立获致正当性的司法裁决...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
· •部门法专论•
· 特殊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与对抗 …...
· 结建人防车库物权归属法律问题...
· 论开放存取与著作权保护的对立...

《北方法学》编辑部